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创伤杂志》 > 2000年第2期
编号:10287175
成人创伤性桡骨头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创伤杂志》 2000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沈铁城 徐晓峰 苏虹 狄荣科 孙保苍 胡白香 周志强

    单位:沈铁城 徐晓峰(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212001);狄荣科 周志强(镇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);苏虹 孙保苍 胡白香(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中华创伤杂志000218 成人孤立的创伤性桡骨头脱位在临床上罕见[1]。笔者通过冲击和扭转试验,观察桡骨头脱位发生的情况,并对其损伤机制进行分析。

    一、材料与方法

    1. 实验材料:(1)标本:将甲醛液浸泡过的成年人上肢标本 13具随机分为两组。冲击试验组 7具,扭转试验组 6具,制成保留关节囊、韧带、骨间膜和骨骼的上肢标本。(2)仪器:生物力学冲击试验台、K-50型扭转机及专用夹具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 冲击试验:标本按预定的体位置于冲击试验台上,将扬起的摆锤释放,冲击标本腕掌部,贴在摆杆上的应变片产生信号,通过动态应变仪输出,用光线示波器将反映冲击过程的波形曲线记录下来。记录的曲线藉助于预先的标定值,可确定对应的冲击力峰值的应变值,然后通过力学计算,得出冲击力的大小。其计算冲击力的公式为[2]:

    式中: E = 200 GPa, l= 550 mm, W = mm3(d为摆杆内径,D为摆杆外径),εd=1/2 εds×标定比例尺。

    3. 扭转试验:在K - 50型扭转机上进行,将专用夹具与扭转机相连接。上肢标本装夹好后,利用手摇柄加载(扭矩),仔细观察并记录发生脱位的扭矩值及相对扭转角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二、结果

    1. 冲击试验:结果见表1。

    表1 创伤性桡骨头脱位冲击试验 标本号

    屈肘(°)

    旋前(后)(°)

    腕背伸 (°)

    打击部位

    扬角α(°)

    εd(με)

    打击力(N)

    结果

    1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5

    前45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桡侧

    60

    235

    159

    无骨折脱位

    45

    前45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桡侧

    90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69

    317

    桡骨远端骨折

    2

    20

    前30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尺侧

    90

    618

    416

    桡骨头前半脱位

    3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0

    0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尺侧

    90

    559

    377

    桡骨头后半脱位

    4

    45

    后80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中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90

    235

    159

    腕骨背侧脱位

    5

    45

    前15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中

    90

    323

    218

    桡骨远端骨折

, http://www.100md.com     6

    20

    前10

    90

    腕掌尺侧

    120

    250

    169

    桡骨头后外侧半脱位

    7

    20

    前30

    90

, http://www.100md.com     腕掌尺侧

    90

    168

    113

    桡骨头前半脱位

    2. 扭转试验:结果见表2。

    表2 创伤性桡骨头脱位扭转试验 标本号

    初始体位(°)

    扭转方向

    扭转度数(°)

    终末体位(°)

    扭矩(N.m)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结果

    1

    旋后35

    旋后

    75

    旋后110

    3.0

    桡骨头后脱位

    2

    旋后35

    旋前

    140

    旋前105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0

    桡骨头前脱位

    3

    旋前25

    旋前

    80

    旋前105

    2.1

    桡骨头前脱位

    4

    旋前30

    旋后

    156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旋后126

    2.0

    桡骨头前外侧脱位

    旋前30

    旋后

    186

    旋后156

    2.6

    桡骨头后外侧脱位

    5

    旋前40

    旋前

    53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旋前 93

    8.0

    尺骨远端骨折

    5*

    旋前40

    旋前

    71

    旋前110

    16.5

    桡骨头前脱位

    6

    旋前40

    旋前
, 百拇医药
    76

    旋前116

    2.2

    肘关节脱位

    注:* 为截除骨折远端后重做三、讨论

    1. 桡骨头脱位损伤机制:笔者根据本组冲击试验和扭转试验,结合文献复习,认为其损伤的体位和机制如下:(1)在上肢伸直或轻度屈肘位,手部尺侧受力损伤时(如跌伤、拳击、车祸等),肘部受到冲击、旋转和内翻应力的作用可发生桡骨头脱位。(2)当上肢受到单纯扭转暴力(如手或前臂被卷入转动皮带或胳膊被扭等)致前臂过度旋转时,亦可发生桡骨头脱位。(3)桡骨头脱位的方向取决于受伤后肢体的位置及所受暴力的方向。由于在临床上前臂过度旋前位损伤多见,并由于前臂在旋后位时骨间膜对上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起保护作用,故桡骨头后脱位较前脱位罕见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 临床意义:成人孤立的创伤性桡骨头脱位在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。根据受伤当时肢体的位置及所受暴力的方向不同,在临床上可有前、外、后3种类型脱位。成人创伤性孤立性桡骨头脱位在临床上罕见,因此,也极易误诊。其诊断主要依据X线检查。 Burgess等[3]指出,如果通过桡骨头、颈的纵轴线,不经过肱骨小头中心,应考虑此诊断。为防止漏诊,应常规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,必要时可加摄斜位片,治疗一般用手法闭合复位可获成功。对于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或闭合复位失败者,应行手术复位、环状韧带修补或桡骨小头切除治疗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Noyez JF. Isolated traumatic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radial head: a report on two cases. Acta Orthop Belg, 1996, 62:148-150.

    [2]苏虹,孙保苍,沈铁城,等. 成人桡骨头脱位的生物力学试验. 现代力学测试技术.见:戴福隆,主编. 第1版. 广州: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8. 569-572.

    [3]Burgess RC, Sprague HH. Post-traumatic posterior radial head subluxation: a two-case reports. Clin Orthop, 1984, 186: 192-194.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06-17, 百拇医药